|
|||||
|
|||||
|
10月31日,由北京院牽頭EPC總承包的國內單體最大光伏基地項目——寧夏中衛300萬千瓦光伏基地EPC總承包項目首批并網發電,將為西北地區清潔能源供應注入強勁動力,讓戈壁荒灘變身“綠電心臟”。 項目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鎮境內,總占地面積達11.789萬畝,總投資101億元,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共安裝543萬塊單晶硅光伏組件,配備995臺箱變。 項目建設過程中,面對工期緊張、交通受限、物資保供壓力大、管理復雜度高等多重挑戰,北京院堅持系統謀劃、精準施策,積極推動管理創新、流程優化與資源整合,構建高效協同機制,有力保障了各環節有序銜接、整體工作穩步推進。 黨建引領方面,項目第一時間成立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劃分黨員責任區,推動黨組織扎根項目一線、黨員沖鋒在前,為工程優質高效推進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管理創新方面,項目試點應用50兆瓦地塊逐步釋放的分包模式,實現施工資源的精準投放與高效周轉;創新實施倉儲管理模式,打造項目部與廠家協同的“超市化”倉儲模式,物資分類清晰、標識明確,實現“一站式”精準領料,大幅提升調配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工具,為每組光伏支架設置專屬二維碼,實現施工信息全程可追溯,并設立“工序觀摩區”,有效提升安裝質量一次合格率。 科技賦能方面,引入吊裝無人機等智能裝備,提升復雜地形條件下的作業效率;研發“中衛數字化建設平臺”,融合離線打卡、進度看板、環境預警與設備管理等多項功能,有效破解施工區域廣闊、網絡覆蓋不足帶來的管理難題,確保項目全程可控、高效推進。 中衛項目是寧夏自治區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國家“十四五”規劃“沙戈荒”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核心項目之一,也是新能源外送基地的典范工程。項目順利投運不僅為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能源保障,也為寧夏地區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及生態環境改善注入了新活力。 項目全容量并網后,年累計發電量達57.8億千瓦時,每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466萬噸、二氧化硫3.39萬噸、氮氧化物5萬噸,為當地提供約1500個就業崗位,對激發寧夏地區經濟發展新脈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
|
【打印】
【關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