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灘涂之上,潮汐之間,一排排光伏板逐光而列;蔚藍海上,風電機組御風而動;高原山麓,光電矩陣與農牧業相映成趣……這是一幅綠色能源的多維畫卷,更是水電十二局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的生動實踐。 如今,在中國近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上,由水電十二局建設的新能源項目正持續輸出清潔電力,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注入強勁的央企力量,書寫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近日,水電十二局憑借過硬的綜合實力和突出的技術優勢,成功中標和田縣5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EPC設計施工總承包),標志著水電十二局順利進入光伏治沙領域,為進一步提升水電十二局新能源業務品牌影響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向海而興,技術破局“追光之路” 我國海上風能、光能資源豐富,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光伏,對保障能源安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以及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水電十二局積極搶抓戰略機遇,深入布局海上光伏、海上風電業務,先后承建了中國最大潮間帶光伏發電項目——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中國首個高風速海域海上光伏項目——福建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并以技術創新破局,在海上光伏、風電領域塑造了行業領先優勢。 面朝大海,追光逐日。水電十二局承建的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位于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高塘島鄉,占地面積4516畝,總裝機容量達300兆瓦。電站建設過程中使用工程樁10萬余根,光伏板60萬余塊,需要解決把40多萬噸物資運進灘涂和把10萬余根工程樁打進5.5米深的淤泥等重重困難,施工難度極大,且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 面對潮汐頻繁、軟基深厚等技術難題,在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建設過程中,水電十二局項目團隊集中力量推進科技攻關,依托項目取得的“潮間帶復雜環境下300兆瓦灘涂光伏電站全天候高效施工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取得的科技成果《潮間帶復雜環境下灘涂光伏電站全天候高效施工關鍵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榮獲2023年度中國質量技術優秀獎,并累計取得專利18項、工法6項,為灘涂光伏項目施工提供了一套可復制、可借鑒的施工方案,填補了國內灘涂光伏項目建設的技術和經驗空白。 水電十二局承建的福建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位于福建省東山縣杏陳鎮、前樓鎮海域,用海面積3048畝,總裝機容量180兆瓦,并配套建設一座110千伏陸上升壓站和18兆瓦/36兆瓦時的儲能系統。項目所在地區年平均風速每秒5.2米,最大風速超過每秒48米,臺風、潮汐等復雜海況對光伏設備穩定性和施工技術提出了極高要求。 針對高風速海域海上光伏項目施工難題,水電十二局項目團隊通過自主研發的“多樁+斜撐”整體支架結構和抗臺風型基礎設計,設計半日潮高風速海域“K”型光伏支架安裝隨動平臺,成功攻克了強風浪沖擊和潮汐帶安裝難題,進一步提高了安裝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為同類海域光伏開發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和經驗。 在海上風電領域,水電十二局承建了華電浙江玉環海上風電鋼管樁制造項目,擁有海工裝備制造基地,能夠制造大型海上風電機組超長鋼管樁等各類海工裝備,具有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 多元融合,點亮致富“金山銀山” 水電十二局秉持“建好一項工程,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方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在建設好工程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綠色能源點亮“金山銀山”,為促進鄉村振興和推動項目屬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的動能。 水電十二局承建的四川涼山鹽源牦牛坪光伏發電項目EPC工程總承包項目位于四川省南部的涼山州鹽源縣棉椏鎮和白烏鎮山地區域,光伏場區占地面積共計2萬余畝,裝機直流側容量總計747.07兆瓦,交流側容量總計680兆瓦,平均海拔3300米,最高海拔達3800米。項目采用“牧光互補”“農光互補”立體開發模式,光伏板有效減少草地水分蒸發,板間植被生長反哺牧場,形成“發電、養殖、固土”循環,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養、板間生態”的立體利用,讓“綠色能源”與“綠水青山”共生共榮。 項目建設成為帶動地方發展的“火車頭”。在牦牛坪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創建首個高海拔光伏項目工地學校,在施工過程中傳授一些基本的光伏知識和施工技能,進一步提升當地工人的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在項目建設期間,累計帶動當地就業1200余人次,聯合屬地政府將當地牧民群眾培養成光伏組件安裝熟練工230余名,幫助牧民群眾增收58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推動鹽源從“資源輸出地”向“產業高地”轉型。 牦牛坪光伏發電項目采用615Wp單晶雙玻雙面高效光伏組件,每塊光伏組件在首年即可高效產出約1000度清潔能源,貢獻約300元發電收入,宛如一頁頁高原“陽光存折”。項目建成投運后,年均發電量可達11.3億千瓦時,每年能夠節約標準煤約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93萬噸,能夠顯著優化區域能源結構,更好守護高原的藍天凈土。 水電十二局承建的云南大理市祥云縣雄里坡100兆瓦復合型光伏發電項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普淜鎮,是云南省大理州首批開工的“保供給、促投資”新能源項目之一,對祥云縣增加電力電量和發電收益、做好電力供給保障、降低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義。 祥云光伏項目所在的普淜鎮地處大理州、楚雄州交界處,距離普淜鎮政府35公里,距祥云縣城95公里。光伏區旁邊的么的乍村民小組是普淜鎮最偏遠的民族村組,該村地形地貌復雜,自然條件惡劣,居住較為分散,曾是深度貧困的自然村組。村名“么的乍”在當地語言中意為“什么也沒有”。 在祥云光伏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在人員安排上實行全員屬地化,每天雇用么的乍村民,從事光伏區的綠化、除草、廚師、勞務等工作,屬地化的管理讓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掙錢”的愿望。 2023年7月30日,祥云雄里坡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舉目回望,同一片地,同一座山,曾經坑坑洼洼的道路修整一新,曾經光禿禿的山地長出新綠,一條由“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嶄新大道由此開辟。 水電十二局承建的湖北監利200兆瓦漁光互補項目創新采用“水上發電、水下養魚”模式,使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協同發展,土地綜合利用率提升40%,年增加產值超千萬元。而云南楚雄100兆瓦農光互補項目則在光伏板下規模化種植三七等藥材,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形成“發電收益+農業增收”的可持續模式。 精益求精,匠心鑄就“綠色豐碑” 從東南沿海的海上光伏,到先行先試的儲能項目;從華中丘陵的農光互補,到分布式屋頂的零星火花……水電十二局的綠色足跡遍布全國,以拳拳匠心鑄造了一座座精品工程。 廣西田東農光互補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地勢復雜、山坡陡峭,最大坡度達七十度,施工難度極大。水電十二局項目團隊創新提出了山地地形自下而上順序布置雙軌、單軌、小型索道等運輸方式,自主研發了光伏支架錨筋柱自密實混凝土基礎結構,制定了無人機、地泵相結合的澆筑施工方案,解決了陡坡山地光伏支架基礎施工技術難題。依托項目取得的“大起伏陡峭山地大型光伏發電場施工關鍵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浙江溫州平陽鰲江60兆瓦光伏項目,面對坡陡落差大的地形地勢帶來的嚴峻挑戰,水電十二局項目團隊采用柔性支架與固定支架相結合的布局方案,有效縮減了光伏組件的占地面積;利用傾斜攝影技術構建三維模型,為優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風電領域,水電十二局承建的唐河九龍風電項目(續建)主體工程 II 標段施工項目是國內首例使用超高混塔方案的風電項目,采用不同規格風電機組混布的方案,能夠顯著提升發電效率,更好適應復雜地形。承建的河南臨潁100兆瓦風電項目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科學組織、精準把控、攻堅克難,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各項節點目標,數次收到業主感謝信表揚。 在分布式光伏方面,水電十二局承建的山東青島特鋼廠屋頂23兆瓦光伏工程是當時國內最大自發自用平價上網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承建的江蘇鹽城光海一期29.3兆瓦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29.3兆瓦,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園區頂端的空間資源進行太陽能發電,還可以對廠房屋頂起到隔熱、防潮、保溫效果,進一步降低園區用電成本,形成經濟發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水電十二局承建的浙江龍泉磷酸鐵鋰儲能示范項目位于浙江省龍泉市安仁鎮,是全球首套原位固態化固態電池電網側大規模儲能電站,也是浙江省“十四五”新型網側儲能示范項目,占地面積約40畝運行后年發電量預計可達6000萬度,將大幅提升華東大電網的保障能力。本儲能電站采用的280Ah半固態儲能電池,具備高安全、長壽命等特點,項目一期于2024年6月全容量并網。 水電十二局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自主研發的數智建造綜合管理平臺,可以為新能源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在工程運維數字化方面,成功開發了光伏陣列監視分析、風機組監視分析、升壓站監測、智慧新能源運維、無人機巡檢等數字化系統,能夠實現“智慧管控、智慧運營、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標。 山海為卷,奮斗作筆。作為中國電建集團旗下最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子企業之一,水電十二局先后承建新能源項目110余個,總裝機容量超過1600萬千瓦,其中光伏和風電裝機容量均超過800萬千瓦,形成了光伏、風電、潮汐、儲能、制氫等多業態協同發展的格局,在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實踐中,探索出可復制的“山海模式”。 灘涂之上,是電光如織;碧海之間,是風電機樞;青山腳下,是光農交融。從灘涂追光到海上御風,從技術破冰到多元共贏,水電十二局正以創新之筆、實干之墨,在山河湖海之間,寫下踐行“雙碳”戰略的生動答卷,為國家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持續貢獻力量。 中國最大潮間帶光伏發電項目——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 中國首個高風速海域海上光伏項目——福建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 四川涼山鹽源牦牛坪光伏發電項目 云南大理市祥云縣雄里坡100兆瓦復合型光伏發電項目 唐河九龍風電項目 山東青島特鋼廠屋頂23兆瓦光伏工程 浙江龍泉磷酸鐵鋰儲能示范項目 |
|||||
|
【打印】
【關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