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新華網關注報道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各參建單位以科技賦能工程建設的事跡,水電基礎局在建設淮安樞紐段截滲墻時所應用的數字孿生技術獲點贊。 文中提到,“5月中旬,淮安樞紐“大圍封截滲墻”竣工。此次完工的截滲墻成槽面積近10萬平方米,最深槽段59米,相當于20層樓高,可有效阻隔地下水滲透,被稱為淮安樞紐段的‘水下生命線’……在截滲墻施工中,‘智慧大腦’的數字孿生系統,將復雜的建筑結構立體呈現、旋轉剖析,讓施工人員直觀、清晰地理解設計意圖,真正做到‘看得清、做得準’。” 作為國務院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段總投資約1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水電基礎局項目團隊在截滲墻建設過程中采用智能化管理,充分應用數字孿生、智能制漿等科技控制系統,實現地連墻施工成槽可視化、泥漿循環智能化和廢棄漿液零排放,成功將槽孔垂直度控制在1‰以內,在同等地質條件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新聞鏈接:http://www.js.xinhuanet.com/20250710/d657348804774286be86ea12bfde7a60/c.html |
|||||
【打印】
【關閉】
|
|||||
|